close

同事最近借我法文的音樂劇Musical「羅密歐與茱麗葉」,

我本來對法文的音樂劇沒太大興趣,因為我無法跟著唱,只能很勉強破碎地跟著歌詞。

這是很古老的劇本,四百多年了,給了很多藝術家靈感

白遼士、貝里尼、古諾三位音樂家在19世紀也以此劇本寫了歌劇

柴可夫斯基也寫了一首交響詩「羅密歐與茱麗葉幻想序曲」

20世紀的普羅高菲夫則是寫了芭蕾舞劇

雖有前人已寫了這麼多鉅作,看了以後我覺得真是值得,

 

風格和英美的音樂劇很不同

開頭兩首就非常精采了,帶點吉普賽風格的小調悲歌,是拉丁語系流行歌曲的風格,

這兩首就已預示了整齣音樂劇的基本調性與發展了

 

剛開始很像一齣現代芭蕾,歌者所唱的音樂也可看做是芭蕾的配樂,音樂本身和舞蹈的表現都很強,

雖然公爵(或王子)是高高在上地唱著這首歌,死神卻更凌駕所有人之上在舞動

我們家小朋友說打架打得很假,畢竟這是藝術化的表現,打架很真實就變艋舺了,

貝多芬的英雄交響曲的送葬進行曲的鼓聲也不是真的用小鼓在敲,

而是用低音提琴音型來表現鼓聲,也是種藝術化的表現

 

第二首La Haine兩位女主人雖也是仇家,但對於男人們的仇恨倒是同感,

兩人的二重唱是用平行和聲進行,用音樂來表現他們的同心,

兩人唱歌的地點是高高突出於佈景的,像跳水的跳板,這設計很富現代感,效果很好,既古老又前衛

上面的人唱得好,下面的人也很忙碌

 

第三首Paris1巴黎斯對朱麗葉的求愛,有點迪士尼的風格,像首詼諧的圓舞曲

為前面的凝重氣氛緩和一下,風格上也是對比的

 

化裝舞會的音樂寫得好像太弱了,只有幾個電子合成樂的音形,可惜了這些豪華場景及舞蹈!

 

樓臺會(陽台場景)總是每個作曲家特別著墨的地方,

這裡用一把吉他的分解和弦伴奏著,很有情歌小夜曲的傳統,

後面的弦樂像夜的紗帳,朦朦朧朧的,來遮掩他們不能明朗的戀情

 

每位配角都唱得很好,這真是難得,而且少見

奶娘、提巴特、勞倫斯神父的表現我都很喜歡

哎!這樣的敘述變得很細碎了!

 

我很喜歡這裡用了許多用舞蹈方式的象徵意涵,例如

當羅密歐被放逐後,在他身邊跳舞的人動作是扭曲的,衣服骯髒暗沉,臉孔是包起來的,

是沒臉沒身分的社會邊緣人,用這些邊緣人來暗示羅密歐的處境。

 

死神的表現很具誘惑性,柔媚中帶著邪惡與蠻橫,

和羅密歐共舞時,常常出現和他融合為一的舞姿,

我覺得這樣的表現很感人,這樣的編舞很特別,很貼合羅密歐的心

在舒伯特的「死與少女」、「魔王」裡的死神一開始也都很溫柔的,很具誘惑力的,

不曉得舒伯特音樂和歌德的詩是否也給了編舞家這些靈感

 

結束前的音樂像安魂曲般的、像祈禱,在聖詠的歌聲中將他們的靈魂送到上帝的座前

 

要演出優秀又受歡迎的音樂劇越來越難了,不斷創新又要受歡迎不容易,前輩的障礙不容易跨越,

能堅持在這藝術領域的真是令人尊敬,除了熱愛還是熱愛吧!

 

我想起了傳統歌劇的未來

傳統歌劇本來就不容易接近了,現在越來越難吸引聽眾了,

聲樂大師一一衰老殞落,新人又青黃不接,讓人很難期待有精彩的表現

倒是有些舞台場景的設計很吸引人,彌補了音樂上的不足,

例如,金革唱片代理的德佛乍克「露莎卡」,Fleming的版本,舞台設計前衛簡約卻又令人信服

林姆斯基‧高沙可夫的「金雞」也是

喜歡劇場的朋友一定會喜歡,

只是這些都無法取代音樂本身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ullov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