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慣了天方夜譚的故事,許願好像就對燈怪般,總預期有好結局。
在大女兒的一本英文故事裡When the Disasters Happen 「當災難來臨時」,
有個故事用很不同的方式呈現願望。故事名稱叫猴掌Monkey Paw

故事背景是19世紀末的英國,故事的主人翁下班後在小酒館喝酒,
有位來自東歐的吉普賽人,帶著一隻猴子的手掌,帶著神秘的語氣說著,
它能幫你實現你所有的願望,眾人當然嘲笑他一番,主角喝著酒,
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情,就把它帶回家了。

回家後他向太太說明了今天的奇遇,當然也被太太嘲笑了一番,他還是試試看地許了個願望:他希望擁有200英鎊!那就可以解決大部份的經濟問題。
這時猴掌動了一下,他不確定自己所看到的,問了老婆大人,得到的答案是自己在幻想吧!

第二天晚上,兩人等著兒子回家吃飯,卻盼不到身影,就在這時,有人急促地敲門,帶來兒子今天在工廠發生了意外的消息,也帶來200英鎊的慰問金,
兩人心中都有這巧合的念頭!

失去兒子這幾天,兩人痛不欲生,太太希望先生向猴掌許願:希望兒子回到他們身邊。這時猴掌晃動的幅度之大,太太也看到了。午夜時分,屋外天氣起了變化,有人敲門,還在猶豫地問是誰而已,敲門聲卻越來越急了,狂風也呼嘯地越來越急切了,兩人也越來越害怕,太太更歇斯底里地尖叫起來,兩人都很慌亂。
(為何要慌亂呢?對兒子的愧疚?)
先生情急之下,許了最後一個願望:希望剛才那個願望不要實現!
老天打完最後一個急雷,太太淒厲地長叫一聲,衝出門外。
門外的街景依舊,淒冷的街燈,彷彿什麼都沒發生過!

這種另類的「神燈」叫人毛骨悚然,許願是要付出代價的。
西洋的文學裡,這類的題材還蠻豐富的,名氣較大的是「金銀島」的作者
史蒂文生Stevenson(1850-1894),它的另一部名作「魔瓶」,也訴說著類似的故事。
也想起高中時和同學玩碟仙的情景,對碟仙的無所不知,恐懼於她的神祕的黑暗(男生玩的話,通常會招來女生),至今仍記得她的名字,還有她住高雄,不敢記住她的電話及地址。
同學曾問她可以向你許願嗎?(願望是上台大)
她說:可以!
同學:「需要代價嗎?」
她說:「死亡!」
我們都嚇著了,趁她心情還好時,趕快把她請回原位(她來的地方)!
那份驚悚至今仍歷歷在目!
和鬼魂打交道是要付出代價的。德國詩人歌德的「浮士德」也說的很清楚!

好像我們只能向上帝祈願了!
沒實現的話,那是上帝在考驗我們的心志,那是他對我們最好的安排!
實現的話,感謝神的恩典!
要有這麼積極的心接受上帝對我們的祈願也不容易啊!
亞伯拉罕、摩西的故事都告訴了我們這種心情。
光從這角度看,相信上帝本身就需要很強的樂觀心情!
難怪基督徒們常告訴自己要樂觀,
不樂觀的話,整個價值體系就被擊垮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ullov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