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常常認為芭蕾舞發展至今,好像走不下去了,現代舞蹈甚至連學舞出身的人都無法了解了。
最近看了一張舞蹈的DVD金格的My Favorite Things,舞者都是當代最活躍的舞者,都還很年輕,卻都有了20年以上的舞齡,很感佩當代有才華的編舞家,和這些最優秀的舞者的合作,創造出全新的舞蹈藝術。

有一舞碼是用巴哈的清唱劇<大家齊來歡呼迎接神>,巴哈在小號的歡呼聲中,女高音用華麗的花腔和他對位,這歷史已有300年的曲子,卻是用來跳現代舞的,真是天才,巴哈的音樂總是內斂帶點陰暗,即使是歡呼迎接神的音樂,也能感受到他靈魂裡為耶穌哀悼的愁苦心靈。

現代編舞家的創意也用在不是為舞蹈而寫的曲子,例如莫札特的No.23及No.9的慢板樂章,都被編成現代舞,其實也很適當,因為這兩樂章的音樂都很愁苦、悲痛,古典中帶點扭曲的舞蹈表情。因為音樂的節奏很自由,節奏不明顯的音樂拿來跳舞,對舞者的挑戰性很高。

Mozart第23號鋼琴協奏曲第二樂章的慢板寫的很哀痛,是用小調寫成的,
Mozart大部分的音樂是用明朗、高貴的大調寫的,每次用小調表現,一定是有很傷慟的情緒,他其實是很內斂、很會隱藏情緒的音樂家,擁有曠世奇才但卻沒有得到該有的重視,他應該是抑鬱的,但大部分的曲子都那麼明朗,不是很會掩飾情感嗎?

雙人舞絕對是芭蕾音樂中的嚴峻考驗,對欣賞者和舞者都是。他不像獨舞那麼炫技,馬上看出功力。雙人舞的情感表現性很強,但節奏很慢,欣賞者更需專注。
但舞蹈給我最深的感動都是來自雙人舞,還是佩服編舞家和舞者的合作。
竟然用蕭邦的夜曲跳「茶花女」,總覺得茶花女是要用威爾第的音樂,但他們雙人舞表現得真好,蕭邦的音樂深受義大利歌劇作曲家貝利尼美聲唱法的影響,蕭邦的浪漫表現在他音樂的不刻意、水到渠成,舞蹈的表現也如此,節奏緩慢非常自由的旋律,突然來一段華麗音形,舞蹈當然也跟著配合,真是跟著擊節稱是。

滿滿的感動竟也能從DVD中獲得,畢竟要等基洛夫、美國芭蕾舞團的到來,真是太不容易,一盼就是好多年,而且票價常是五千元以上,藝術常是奢侈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ullov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