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拾穗」 米勒(1814-1875)最有名的畫大多是在禮讚農民的辛勞


昨天7/11(五)早上3點多起床,送小學五年級的大女兒去機場
她一個人跟團到大陸、香港玩
不曉得會不會順便被賣掉,這款的父親,這麼放心!

媽媽送她搭機後,我們到歷史博物館看米勒、巴比松畫展
趕上當第一批進館的進香團
展覽館太小,觀畫人潮幾乎快到水洩不通的地步
更美中不足的是,光線太弱了,許多細節根本看不到
光線弱到「晚禱」中的馬鈴薯都看不清了!
這樣會讓「晚禱」在農事進行中禱告的情境少了聯結───
馬鈴薯散落一地,是表示黃昏中工作仍未完成。
  

我翻拍的晚禱,畫的最底部的馬鈴薯也是看不清楚

展覽館還有幾位巴比松畫派的畫作
巴比松畫派的畫或許是恬靜的,但太冷靜了!
這種畫風較難聲名大噪
還好這些畫家本身就都習慣於恬淡的心情與生活。

小恐龍很快就不耐煩,媽媽很可憐,
只看了「拾穗」和「晚禱」就陪他出來了。
我細看畫作一遍後,接到妹妹的電話,她說找不到停車場。
館內收訊不良,我出場和她說完話,
順便到門口等她,想再進場,
控管的觀畫人龍已彎彎曲曲排了一公里了。
已無法再進場了,算了!
星期五就這種人潮!天啊!
1001156732.jpg   
出場後,後面是等待入場控管的人龍


米勒一生都在和貧窮搏鬥,他生前一定無法想像自己死後會這麼的偉大
美國名作家馬克吐溫的小說「生死之謎 Is He Dead?」,
書中諷刺畫家生前死後的身價大不同,劇中主人翁就是米勒。

四年前米勒的畫也曾在同樣的地方展覽,
人潮還算冷清,有宣傳有差!
這是第二度看他的「拾穗」和「晚禱」

希望過幾天到故宮看畢沙羅畫展時情況會好一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ullov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